2025-07-07
作者:馮靜
在浩瀚的追光之旅中
每一顆星辰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于筑夢的偉大征途上
每一位通威人都是前行路上的燈塔
他們是以勤勉鑄就輝煌的匠心者
他們是用汗水澆灌希望的耕耘者
他們是以智慧點亮未來的追光者
他們是用責任撐起天空的擔當者
榜樣不遙遠,力量在身邊
讓我們攜手并進
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讓榜樣之光
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本期《通威人 | 身邊的榜樣》
一起了解通威太陽能成都公司廠務部氣化工程師任俊的奮斗故事
01
以專業守護企業“生命線”
走進通威太陽能成都公司的廠區
一片繁忙景象
在廠務部的工作區域
任俊正專注地盯著電腦屏幕
查看五期尾氣系統的各項運行數據
2021年5月
27歲的任俊加入通威太陽能大家庭
成為廠務部氣化工程師
負責五期尾氣系統的運維
從那時起
這片區域就成了他奮斗的“戰場”
剛入職的時候壓力真的很大
任俊回憶道
五期尾氣系統是公司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安全環保、節能降耗都和它息息相關
容不得半點馬虎
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和復雜的系統設備
任俊沒有退縮
他白天跟著前輩在現場學習操作
晚上熬夜研究系統圖紙和技術手冊
憑借著這股子鉆研勁兒
任俊很快就掌握了
尾氣系統的運維要點
但他沒有滿足于此
而是開始思考
如何進一步優化系統
降低成本
在日常巡檢中
他發現五期硫酸銨外運處理費用較高
這讓他看到了降本的突破口
任俊思考能否在內部
對硫酸銨進行處理
減少外運量
帶著這個想法
他開始查閱大量資料
與團隊成員反復討論
最終提出了《五期硫酸銨降本項目》
該項目通過
對硫酸銨處理工藝的改進
年節約硫酸銨外運處理費用約390萬
除了硫酸銨降本項目
任俊還主導了
《五期氣化系統綜合節能項目》
《五期塑燒板備件節約項目》
在氣化系統綜合節能項目中
他和團隊通過車間稀堿回用
余熱回收利用等措施
年節約化學品、自來水、電費用約300余萬
在塑燒板備件節約項目中
他和團隊創新管理模式
年節約設備備品備件費用約980萬元
這些TQM項目的成功實施
不僅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也讓任俊在專業領域得到了認可
任俊細心檢查設備
02
以責任守護安全“底線”
6月是公司的安全月
廠區內隨處可見醒目的安全標語
任俊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廠務部的一員
他將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
視為自己的首要責任
為提高團隊成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任俊組織開展了大量的安全培訓和系統培訓
累計達60余次
在《異常事件及安全環保事故管理程序培訓》中
他通過詳細講解管理程序和實際案例
讓大家深刻認識到規范操作的重要性
在《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表培訓》中
他帶領團隊成員深入現場
逐一排查潛在的危險源
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任俊組織團隊成員進行安全培訓
在一次《典型事故案例培訓》中
任俊播放了一段
因操作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視頻
視頻中慘烈的場景
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震驚
任俊語語重心長地說道
一個小小的疏忽
可能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工作中
一定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不能有絲毫僥幸心理
培訓結束后
許多員工都表示深受觸動
安全意識得到了明顯提高
除了組織培訓
任俊在日常工作中
也時刻保持警惕
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隱患
在五期尾氣系統建設期間
他帶領班組人員全程參與
每日駐扎現場
仔細排查每一個細節
功夫不負有心人
班組人員共發現并整改了
200余條建設缺失
其中包括項目建設中的
4條安全環保相關的重大缺失
例如尾氣系統圍堰設計不合規
存在雨污混排的風險
尾氣加藥硫酸儲罐嚴重漏液
可能引發化學泄漏事故等
這些問題的及時發現和解決
為五期尾氣系統的安全運行
奠定了堅實基礎
03
以擔當破解工作“難題”
五期尾排系統用電量較高的問題
一直是困擾公司的一大難題
任俊主動請纓
帶領團隊承擔起解決這一問題的重任
為了找到問題的根源
任俊和團隊成員
對尾排系統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他們發現尾排系統整體電機頻率高(>45HZ)
導致用電量居高不下(每日10萬余度)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
任俊想到了利舊六廠的風機
將其移至七廠使用
這個想法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利舊設備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
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面對這些質疑
任俊沒有退縮
他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和論證
最終證明了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任俊帶領團隊排查故障
在工作中
任俊還經歷過許多危機時刻
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
是一次硅烷排系統問題處理
2月26日
半夜的一通電話打破了任俊的美夢
同事焦急地告訴他
七廠硅烷排系統堵塞
排風主管壓力從1300Pa掉至800Pa
系統切換也無法恢復
硅烷排系統一旦出現問題
可能會影響整個車間的生產
甚至引發安全事故
在迅速冷靜后
任俊通過電話指導同事
按最有可能的原因開始排查
經過緊張的排查
終于找到了問題所在
備用系統風閥卡死
未切至備用系統
找到問題后
任俊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修
經過10分鐘的快速高效的緊急處理
系統恢復正常
未造成車間停機
那次經歷讓任俊深刻體會到
在面對危機時
冷靜和專業是解決問題的關鍵